簿的官,但他们听说皇帝要开制科,所以都辞官不赴,准备考制科。
嘉佑六年(1061年),在欧阳修的推荐下,苏轼兄弟参加名为‘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’的制科考试。
九月,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(一、二等虚设,第三等为实际上第一等),之前宋朝只有一个吴育中过这种制科的第三等,因此苏轼中第三等被称为“百年第一”。
随后授大理评事、签书凤翔府判
第173章 一点小牢骚,不想看的宝忽略前面几百字(3 / 16)
簿的官,但他们听说皇帝要开制科,所以都辞官不赴,准备考制科。
嘉佑六年(1061年),在欧阳修的推荐下,苏轼兄弟参加名为‘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’的制科考试。
九月,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(一、二等虚设,第三等为实际上第一等),之前宋朝只有一个吴育中过这种制科的第三等,因此苏轼中第三等被称为“百年第一”。
随后授大理评事、签书凤翔府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