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忘将张拯打发去岭南避祸。 足可见李世民对张拯的重视程度。所以郑同的真正目的,本来就不是张拯! 说出张拯的名字,能成,自然好,不成,也没有什么损失。所以郑同马上便改变了口风。 拱手回道:“李纲,这是我们的底线!”众所周知,书院由两部分构成,一半是张拯,一半是李纲。 张拯负责出主意,老李纲负责书院的具体事宜!他们非常清楚,李世民不可能放弃张拯。 所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