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拔尖的一批,已经全在这里。 如果这个屋子里找不出妖孽,那可着全大明,也找不出几个所谓的蒙尘明珠了。 冷场了将近一刻钟,才有第一个提起笔的孩子。 朱文奎! 近水楼台先得月,小家伙这几个月一直看他老子批复的奏本,这就相当于整天捧着内参攻读,政治的解读和敏锐性自然提高了不少。 “给陛下道喜。” 悄么声的,监考官之一的杨士奇在朱允炆身侧小声道了